伦敦骚乱现场警察设置路障
导语: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周四撰文指出,伦敦骚乱暴徒通过社交网络和黑莓通信服务进行组织联络,但通讯服务只是工具,社交媒体也没有改变骚乱性质。因骚乱而怪罪社交媒体的观点是片面的,也没有抓住事情本质。
以下为文章全文:
英国各地连日的骚乱,将黑莓即时信息推送服务BBM以及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工具推上风口浪尖。英国官员表示,暴徒正利用这些通讯工具组织起来,抢劫作案。
伦敦市托特纳姆区是骚乱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议员大卫·拉米(David Lammy)周二呼吁黑莓厂商RIM暂停BBM服务。而此前一天,伦敦警方警告称在Twitter上“煽动暴力”将受到法律制裁。伦敦警察厅副助理警监史蒂夫·卡瓦纳(Steve Kavanagh)称,“富有煽动性的、不准确的”Twitter消息是骚乱的关键诱因之一。
周四,英国首相卡梅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在议会的一场紧急会议上说:“所有看到这些可怕行为的人,都会为暴徒是怎样通过社交媒体组织起来而感到震惊。信息的自由流动可被用于造福,但也可被用于致祸。当有人使用社交媒体煽动暴力时,我们必须加以阻止。”
这场骚乱使英国直面信息传播的新趋势。这一趋势发端于美国,但规模要小得多。不久前,美国拉斯维加斯、芝加哥和华盛顿等地的商店中突然出现大批窃贼,被称为“闪抢族”(flash robs)。司法部门怀疑,这种突袭是通过社交媒体组织起来的。但发生在英国的骚乱规模巨大,事态远比美国严重。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对事态感到不满的英国人呼吁采取行动,而他们的呼声也处于激进与煽动之间的模糊界线。在警方射杀伦敦居民马克·达根(Mark Duggan)后,一些支持者在Facebook上建了个页面来悼念他。该页面短时间内即获得7500多人的关注,但也有怀疑者在评论中要求公布骚乱当时的视频。
另一些消息则显然已经明显越界。据英国《卫报》报道,上周日广为流传的一条黑莓消息呼吁“伦敦各个地方的每个人”在特定地点聚集,并劫掠牛津街的商店。
此类消息的传播令社交媒体服务提供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将网络的“密钥”移交英国政府。警方和情报机构在获取这些“密钥”后将能够获得私人对话。
但有人指出,这种做法未能抓住重点。
专门研究数字民主的伦敦国会议事录学会(Hansard Society)专家安迪·威廉姆森(Andy Williamson)说:“确有证据表明,手机通讯曾被用于组织骚乱。但是不能因骚乱而怪罪社交媒体,也不能认定它改变了骚乱的性质。或许社交媒体传递了信息,但证据表明它只是一种工具。……孩子们在生活中习惯使用社交媒体,他们当然会在此时加以运用。如果要指责社交媒体,那么24小时不间断的电视节目也应受到批评。”
另一些人则表示,强迫社交媒体服务提供商提供“密钥”,是缺乏理性的“应激反应”。
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专家吉莉安·约克(Jillian York)说:“英国法律完备,警方无需要求RIM公开BBM网络密钥,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民众的通讯内容。”
约克称,黑莓BBM之所以备受指责,是因为它是加密而自由的。许多人同时通过BBM进行交流,却不会像访问Twitter或Facebook那样留下痕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民媒体中心主任伊森·扎克曼(Ethan Zuckerman)称,由于大多数社交网站都会保留用户访问记录,“闪抢族”听起来很“刺激”,但这种行为不会大规模扩散。此外,从长远角度看,罪犯组织活动可以采取其他比黑莓BBM更安全的方式。
他说:“预计暴乱平息后,伦敦将有许多人被捕。这是一座到处安装摄像头的城市。警方将详细比对监控录像和社交媒体资料。”
此外,社交媒体在英国暴乱中并非一无可取之处。人们也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起来,清理骚乱过后的现场。
美国华盛顿大学互联网通信研究员帕特里克·安德伍德(Patrick Underwood)说:“人们在Facebook和Twitter上互相联络,称‘嘿,这是我们的社区,让我们一起阻止暴行。’我们在此前的骚乱中曾见过人们的这种反应,但新技术掀起了一些新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