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乐下载火爆背后暗藏侵权"地雷",搜索引擎欲自洗盗版骂名
本周三,百度和数十家唱片公司就音乐作品的网络传播问题展开“谈判”。一些唱片公司高层在此过程中提出了“重新组建一条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数字音乐产业链”的想法。
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百度此前一度被指责“提供了中国互联网上超过60%的非版权音乐下载入口”。结合在此前国内另一家门户网站网易主动喊停MP3下载服务的举动,以及21CN重金买断巨星影业公司所有内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事实来看,在国内广受关注的数字音乐版权问题开始出现明晰的走向。
网络公司正在争取获得音乐版权,洗脱自身所受到的为盗版提供便利的骂名,而国内数字娱乐产业链也在此过程中有望走向健康化重构。
传统唱片公司为人作嫁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现在电台里火爆的单曲和歌手,在销售环节不一定能那么火爆,但在互联网上有人气的单曲在重新包装后,放到音像店一定走红。”天中文化董事总经理余秉翰说,“互联网的草根性决定了网络会比唱片公司更加直接地了解用户需求和消费习惯,这已经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综合国内各家SP的业绩与财报看来,在现有的网络条件和应用方式下,包括彩信、彩铃、手机铃声等业务为SP和移动运营商带来的收入去年已经超过1亿美元。据分析机构预测,随着3G时代和三网融合的步伐加快,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内还将实现最低200%的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站在这个机会面前的不仅是互联网服务商,更大程度上是传统的唱片公司。
“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问题。”百度副总裁梁冬表示,唱片公司包装歌手和音乐更加专业,但产品的推广方面,唱片公司不可能比百度更有影响力。
但现实情况却是。网络公司账面上的辉煌却成为对传统唱片公司的一大刺激———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版权的拥有者,传统唱片公司的利益很多时候都没有得到保障。
“《老鼠爱大米》也好,《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也好,都只是特例。”余秉翰指出,互联网上数字音乐格式的内容大多都未得到版权许可。而这部分盗版产品已经极大程度地危害到了唱片公司的利益。
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相关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网站联盟”的存在,唱片公司要想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截至目前,国内尚未有任何一家唱片公司通过起诉网络公司提供非法音乐下载或其他链接而获得赔偿的。
搜索引擎:“没有罪”,不安心
与此同时,屡屡因为版权问题而成为千夫所指的搜索引擎服务商们却坚称,“我们只是为用户提供搜索结果,并没有提供下载服务,因此不能被认为是侵权”。这样的“免责声明”也成为自网易主动喊停MP3搜索服务开始,包括搜狐CEO张朝阳,中搜副总裁陈沛、百度CEO李彦宏、新浪CEO汪延在内,国内所有提供MP3搜索服务的网站老板们的共同口径。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在百度的服务器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不受版权保护的音乐文件存在。百度搜索结果页面上显示给最终用户的,只是百度从互联网上搜集整理来的链接。在这个过程中百度只是做了搜索引擎服务商应该做的事情,并不牵扯侵犯版权。”梁冬说。
“现在的状况一定是个过度阶段,MP3下载、数字娱乐市场一定会有新的健康的游戏规则。”张朝阳说,“但是我不认为搜狗所提供的搜索结果会构成侵权。”
虽然屡屡如此表态,但来自法律和政策层面的风险却在此前多次让搜索引擎们“口不对心”。资料显示,自网易停止MP3搜索服务后,百度也曾因要求与唱片公司和解而删除上千首盗版MP3的下载链接。
唱片公司向网络公司授权
在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传统唱片商们再也不愿意忍受这种长期的义务劳动,也不再试图通过单纯而效果并不明显的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
中国律师协会主席李德成就此表示,网络界和音乐界要达成良好合作,要解决好网络管理中核心观念的问题,即合法的或经授权的网络音乐公司和媒介的关系。“权益人有效对网络公司授权,是对自己权利保护和改变环境最有利和最直接的方式。”
太合麦田董事总经理宋柯也寄希望于重构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他表示,百度、新浪、腾讯等其实都是媒体,是推广的合作伙伴。作为版权的拥有者,以前的产业链模式是通过向代理商授权,然后由代理商负责把产品分配到终端渠道去销售。“如果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这个接受授权的代理商变成互联网公司,那么在通过移动终端销售环节的就可以实现分成,那么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就已经形成,而版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前车之鉴
台湾飞行网音乐下载被判侵权
网站负责人与下载者同被判刑
台湾地区最大的付费下载音乐网站飞行网,此前因为涉嫌侵害著作权遭台湾的唱片协会控告。本周,法庭作出一审判决,飞行网败诉,三名负责人除了各遭罚新台币三百万元之外,也分别被判处二到三年徒刑。而一名会员,因为下载了近千首歌曲,法官认为她涉嫌复制,因此她也被判刑。
这是台湾第一个音乐网站被控侵权的有罪判例,负责人遭判刑更是全球首例。
飞行网KURO是通过P2P技术,为网民提供网站上互相分享、下载音乐的一家公司,该网站上歌曲累积到五十万首。台北地方法院行政庭长刘寿嵩认为:“明知侵权还提供软件供人下载,与会员有共犯关系。”
从两个月前美国最高法院宣布“P2P公司必须为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非版权娱乐内容负责”的判决开始,更多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中转的盗版音乐下载问题开始得到大型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和搜索引擎服务商的重视。而在国内,互联网上大量未得到版权许可的数字娱乐内容服务,随时都有可能把这些上市公司引入大规模的官司和纠纷中。
政策背景
网络非法下载本月开始清理
本报综合报道8月19日,文化部、公安部、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五部委相关部门共聚一堂,召开了“严打网络非法下载”的主题讨论会。据参与此次会议的人士透露,从今年9月开始,上述五部委将就网络非法下载内容,如音乐、影视、软件实行清理整治,严厉打击那些没有经过授权而提供相关内容的网站,而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盗版音乐、软件的下载。
知情人士称,从9月开始的打击网络非法下载的治理行动,将同去年全国范围内打击网络色情的时间一样,历时4个月在年底结束。
此前,《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已经从今年5月30日开始实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诉讼和即将到来的专项治理,将对Google、百度、搜狗、一搜、中搜等专业搜索服务提供商带来沉重打击。这些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无一例外地设有MP3音乐搜索的频道。根据Alexa提供的流量统计,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其MP3搜索占其搜索总流量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