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代周刊》对话爱立信大中华区总裁马志鸿
中国
中国是世界电信市场上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中国
《IT时代周刊》:中国
马志鸿:影响不大。从去年开始,爱立信一直保持了在中国市场很好的增长势头。根据中国信产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05年上半年,电信运营商在整个产业中的投入减少了12.6%,这并不影响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IT时代周刊》:中国电信市场目前增长速度放慢,业界都注意到了。这对爱立信在投资战略上有何影响?
马志鸿:中国电信市场增速放慢是暂时的,前景依然光明。现在,爱立信已经决定进一步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入。
除了作出增资决定外,我们还将保持在中国的研发投资以每年25%速度增加。
《IT时代周刊》:中国
马志鸿:爱立信一直在为
目前,爱立信还与中兴通讯在TD-SCDMA上进行战略合作,并把中兴通讯的TD-SCDMA基站放到混合组网的方案中,目前主要的研发内容就是如何使WCDMA和TD-SCDMA联合。
《IT时代周刊》:中国
马志鸿:不管中国未来采取何种
《IT时代周刊》:据了解,目前已经开始运营的
马志鸿:相信
虽然目前的确有一些正在运营
中国在全球
电信市场上影响力剧增
《IT时代周刊》:中国的移动市场是一个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业务量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非语音移动业务的收入目前占到运营总收入的15%左右,并以每年约70%的速度增长。这次爱立信加大在华的投资,是不是因为看到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马志鸿:不错,中国是全球市场中最具有活力的市场。但中国决不仅仅是一个市场,它还是全球电信行业的制造、研发和供应中心。爱立信有很多重要的先进核心技术和研发都在中国进行,在广州、青岛、南京都建立了研发中心,主攻业务开发、TD-SCDMA和宽带接入的技术开发。
现在,爱立信在中国已经设有10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数量正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为全球和本地市场开发及提供WCDMA、GSM和CDMA基站、核心网、业务网以及IMS应用。
《IT时代周刊》:目前网络融合的趋势已经显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现状如何?
马志鸿:目前,网络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重业务正在进行整合,运营商的业务模式正在经历转变,中国运营商正在走向国际化,力争与全球的运营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用户的增长保持着强劲的势头。目前中国国内的一些企业正以很快的速度成长着,这跟中国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IT时代周刊》:中国是爱立信全球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设立的大中华区在中国主要承担何种作用?
马志鸿: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是爱立信今后增长的主要保证。设立的大中华区是爱立信在中国建立的一个强健、完善的本地机构,其作用是担当起面向本地和全球市场,以及世界一流的研发、采购和供应基地的责任,植根于中国的电信事业,巩固爱立信在中国的领先地位。
电信行业重新注入活力
《IT时代周刊》:中国电信市场正在经历转型期,新的业务和技术层出不穷,但这些市场又还没有成熟,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爱立信是怎样看待这个市场的,又在这个市场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马志鸿:爱立信在中国市场扮演的是一个中介的角色。对于新的业务和技术,开始总有一段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它给了新业务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而这往往是带动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
《IT时代周刊》:爱立信扮演的中介角色起什么作用?
马志鸿: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中国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网络的发展为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都开始互相融合,今后移动运营商可能会积极申请固定网络牌照,而固网运营商也会积极申请移动网络牌照。中国的运营商们正面临着从电信服务提供商转变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商务模式转型期;技术方面也在快速转型,
在这转型期内,爱立信把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来,既帮助了中国电信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爱立信全球自身的发展。
《IT时代周刊》:要扮演好这个角色需从哪些方面来着手?
马志鸿:与中国市场的成员们建立良好互动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厂商、竞争对手的合作以及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首要是要抓好服务和应用。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服务业务,爱立信的服务包括商业、业务、管理、网络、室内覆盖等。与以前的市场策略相比,爱立信今年的市场策略更强调贴近客户、贴近市场。
在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过程中,要保持好目前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大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现在,在电信行业的所有新兴主流技术领域里主要同中国移动进行战略合作;而在GSM、CDMA网络演进到
《IT时代周刊》:爱立信与中兴通讯的合作,是看中了中国本土的
马志鸿: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联盟协议,是看中了中国本土的
《IT时代周刊》:2005年,中国的通信行业的增长速度与往年相比已变得相对缓慢。这是因为
马志鸿: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通信行业在2005年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了,一个重大的原因是影响中国